——2016青海品牌商品杭州推介會前夕走訪特色企業(上篇) 牛肉干、酸奶、青稞酒;唐卡、刺繡、堆繡;牦牛絨衫、羊絨披肩、手工藏毯……“青海造”品牌商品以人無我有的唯一性,人有我優的優質性,人少我多的稀缺性而具有自身獨特的魅力。 時間定格在5月底,每年一次的青海品牌商品推介再次“整裝待發”,這一次準備“進軍”長三江地區的杭州,這一次的“遠行”,新電力,對于青海品牌來說,是一次展示,更是一次機遇。 讓“青海味道”飄香西子湖畔 “首次推介青海美食,青海拉面、糖包、甜醅、馓子等也將亮相推介會,讓杭州市民有機會從舌尖開始了解青海。”據省工商局負責人介紹,本屆推介會首次加入青海美食。 按壓、包餡、揉搓、蒸煮……不一會功夫,一道做工精美,以紅綠色干果為點綴,形似蓮花的“蜂窩糖包”出鍋了。 5月9日,坐落在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街子鎮三蘭巴海村的“三門”農家樂里飄出讓人垂涎欲滴的飯香味兒,原來,他們正在為即將在月底舉辦的“2016青海品牌商品杭州推介會”而做準備呢。 “目前正在甄選最具特色的菜品,這是第一次參加,所以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把‘撒拉人家’最具特色的美食帶到更遠的地方去。”農家樂老板馬永德告訴新電力網,在省工商局的牽線搭橋下,得以寶貴機會前往杭州參加推介會,這對撒拉族的美食以及文化是一個很好的宣傳推介平臺。 “這次推介會不僅僅是宣傳撒拉族美食的好機會,更是宣傳文化、帶動就業的好機會。”循化縣就業局局長馬海龍說。 咬一口撒子,酥脆可口,喝一口甜醅甘冽清甜,聞一聞“撒拉家宴”不禁口水直流……今年的青海品牌商品推介會上我省首次加入青海美食,依托國內一線城市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市場輻射面廣及經濟文化發達的產業優勢這一平臺,以美食為載體,展示青海美食獨特魅力的同時宣傳民族餐飲文化。 讓青海企業在一線城市“安營扎寨” 通過獨特工藝發酵而成的“黑蒜”身價提高了好幾倍,原來論斤出售的紫皮大蒜,而今,卻包裝成獨立小袋,從餐桌上的一道“調味劑”,變成類似果脯一樣的保健品。 近日,新電力網走進位于海東市樂都區的青海宏恩科技有限公司時,流水車間里工人正在抓緊生產。在這里,大蒜已經不是單純的農產品,而被加工成“黑蒜”這類保健食品,由于美容養顏的功效十分好,“一小盒的價格就是400元,專門銷往江蘇、上海等城市的高端市場”。公司總經理陳亮介紹道。 五月的河湟谷地綠意青蔥,生機盎然。新電力網在海東市樂都區高店鎮西門村看到,大片大片的富硒蒜種植基地上的蒜苗長勢正旺,預計一個多月后就可以收獲,而這里生產出的大蒜將直接送往青海宏恩科技有限公司,被再次加工,再銷往更廣闊的市場。 “通過跟當地的龍頭企業合作,現在我們樂都出產的黑蒜產品,不但銷往江蘇、浙江、上海,西安等地,今年已經有加拿大的客戶提前預訂了200噸。”樂都區蔬菜技術服務中心負責人張萬平說。 據了解,通過以往的六屆推介會,我省累計有892家(次)品牌企業參展,其中,中國馳名、青海省著名商標企業370家,參展商品共計11000多個品種,銷售商品總額達4864萬元,共簽訂商貿協議502項,簽約金額達396.22億元。 參展的企業先后與家樂福、沃爾瑪、TESCO等國際知名企業達成合作,入駐北京華聯、山東銀座、四川紅星、河南丹尼斯等國內知名大型商場超市。天佑德、昆侖山、藏羊、可可西里、三江源等一批著名商標企業在國內許多一線城市安營扎寨。 讓青海品牌釋放更大“紅利” 從無到有,從陌生到熟悉,青海品牌“飛入”沿海內陸,走入尋常百姓家,也走向更廣闊、更高端的市場。 自2009年以來,由省政府主辦,青海省工商局承辦,先后在上海、成都、濟南、鄭州、南京和武漢等地召開了以“大美青海、特色品牌”為主題的青海品牌商品推介會,取得了顯著成果。 據了解,本屆推介會將組織200多家企業、共搭建22個特裝展位、215個標準展位,通過展示、體驗、銷售和演示的形式進行推介。參展的商品涉及27類、2000多個品種。 包括牦牛肉干、酸奶、牛羊肉、青稞酒、礦泉水、飲料等高原特色食品;冬蟲夏草、枸杞、人參果、中藏藥成藥等藏醫藥保健品;唐卡、刺繡、堆繡、昆侖玉、金銀首飾等民族傳統工藝品;牦牛絨衫、羊絨披肩、手工藏毯等特色毛紡織品。所有參展商品突出了綠色、有機、無污染的青海高原特色,突出了獨特的人文、地域和民族特色,突出了天然、珍稀、原生態的資源優勢。 另外,根據參展企業與國內外企業的對接洽談和交流合作情況,本次展銷會上還將舉行商貿項目集中簽約。為促進杭州大型商超與青海參展企業的商貿對接,促進兩省品牌企業家合作交流,將舉辦“商超對接懇談會”,還將組織開展“電商學習觀摩”活動,指導青海參展企業代表學習借鑒先進的營銷模式。并組織開展“大美青海旅游品牌”推介,進一步提升青海品牌知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