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有8個回路(4排)220KV線路和1個回路(1排)110KV線路,自東北向西南斜穿金沙湖和杭州醫藥港小鎮兩個重點區域。 一直以來,對于密密麻麻盤繞著各種線纜的電線桿、變壓器,沿線居民多有抱怨,這些半空中的“蜘蛛網”使街景顯得凌亂不整潔。更讓人頭疼的是,這些桿線導致區內有近755畝土地無法開發建設,對開發區加快“雙城”建設帶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所以“上改下”工程必須實施。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區域的街景將變得更加漂亮,錯雜的桿線將不見蹤影。 在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的正確領導下,在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下,作為開發區六場硬仗中的項目工程——電力“上改下”工程正在有序進行中。新電力網獲悉,今年年底前,金沙湖南面一排高壓電塔計劃最先進行“上改下”,電建公司即將入場開工,集中拆除這一片的桿線。 >>項目難點 環節復雜、協調部門多、資金量大 工程受多方面因素制約 電力上改下看起來只是拆除鐵塔一個簡單的過程,實際上,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 首先,環節復雜、環環相扣。要實現開發區境內的電力上改下,需要滿足多個前置條件,比如,先要實現500KV線路項目在開發區落地,保障錢江變如期通電;要配合建設電力專用管廊且與杭州主要管廊通道互聯互通;要實現電力通道跨越運河二通道、東湖路等重點工程;要與全市城東地區上改下工程做好銜接配合,等等。 其次,協調部門多、層級高。重大電力基礎設施工程審批程序十分復雜,新電力網,須通過杭州市電力公司、省電力公司、省能源局、省發改委多級部門的審核。同時,還要與省市港航局、交通局等多個部門進行對接報批。 最后,技術困難、資金量大。高壓輸電工程技術要求高,對安全、穩定性以及后續維保的便利性都有十分特殊的要求。開發區電力上改下工程需要與杭州市城東地區整體上改下工程銜接,加上線路跨越運河二通道、東湖高架等交通設施,因此工程的技術難度非常大,投入的資金量也非常巨大(為10-20億元)。 >>攻關過程 建設局黨員們沖鋒在前、團結協作,工作取得階段性成績 考慮到這項工作的復雜性,建設局全局上下高度重視,成立工作專班,由建設局第一黨支部牽頭做工作。 為了實現共贏,促成戰略合作,建設局通過充分溝通和調研,促成管委會領導與電力公司領導圍繞雙方各自的發展目標,達成了雙贏的戰略合作,并在今年3月7日簽訂《開發區電網發展合作協議》《開發區高壓輸電線路遷改合作協議》《杭州智慧電能科技產業園項目合作框架協議》三份戰略合作協議,使工程推進邁出了最堅實的一步,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 建設局把握停償機遇,拆出發展空間。在黨工委、管委會的統一部署下,僅僅用時四個月,也就是2018年8月底到2018年12月底,實現了區域的全面停償,拆除部隊區域建筑200余萬平方米,拆出了開發區下一步發展的新空間。 建設局步步為營,爭取多方支持。無論是省、市、區三級電力部門,還是市建委、市政府、省港航局、省發改委,建設局工作人員多方奔走,主動向各級領導匯報、溝通。尤其是部隊方面,通過委領導、市電力公司領導協調省、市領導幫助推動,于5月份獲得批復,幫助全區上改下工程又跨出了堅實的一步。 全面謀劃,拆改多快好省。在具體的上改下方案編制中,建設局與電力設計院、電力發策部、電力運維部等多個部門溝通協調,爭取利益,合理制定建設時序,合理使用財政資金。通過不懈努力,項目預算從最初電力部門提出的近22億元控制到12億元左右。 一年多來階段性成績的取得,依托了團隊協作,特別是黨員先鋒模范帶頭。無論是在部隊停償的工作現場,還是在各大局室部門的奔走之間、方案討論據理力爭的會議中,建設局的黨員們沖鋒在前、精誠合作,使出渾身解數,為工程的推進和開發區發展揮灑下辛勤的汗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