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苗也能用上“保溫床”了! 3月7日上午,雨后初晴,濕潤的空氣中夾雜著泥土的芬芳,在墊江縣曹回鎮安山村一片蔬菜種植基地巧遇黃練時,他正在給新育的西瓜苗開門透氣,筆直的大棚里,破土而出的小苗已有六七厘米高!斑@是正月初三栽種的一批新苗!彼贿呌檬窒崎_保溫薄膜,一邊給大家解釋。 “10多天,苗子就能長這么高?”見新電力網質疑,黃練笑著說,“這都是工廠化培育的結果!敝灰娝秒p手從大棚地里輕輕搬起一個瓜苗托盤,下面幾根排列有序的絕緣電阻絲赫然映入大家眼簾。 “這些都是加熱線,給大棚保溫用的!秉S練說,這些年,村里電壓穩定了,才敢用這樣的技術,“種子剛下地的幾天里,必須保證有合適的溫度,否則瓜苗長勢就會受到影響! “這批苗子栽植下去后,結出的西瓜可以在5月初上市,物以稀為貴,西瓜大量上市時間在7月份左右,實現錯峰銷售后,價格自然會高些,去年批發價賣到了2元每斤,禮品瓜更是高達5元每斤!币慌渣S練的父親接過話茬,“這種模式的種植費用僅是人工種植成本的三分之一! 國網重慶墊江縣供電公司員工在田間檢查線路。 在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經營區域內,農村電網供電面積占比超過90%,圍繞美麗鄉村建設,在2018-——2018年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中,公司制定了“兩年攻堅戰”,累計投資8.8億元,改造922個中心村電網,解決317個自然村動力電問題,180余萬人用電質量得到改善,有力地保障了農村企業和農戶的動力需求。 “全縣升級改造的中心村有30個,總共投入2566萬元,于去年6月提前半年全部竣工!闭驹诘乩,指著不遠處一排排由8米“增高”到10米的電線桿,國網重慶墊江縣供電公司運檢部主任王慶說,“通過綜合改造,所有臺區低壓供電半徑均在500米以內,不再有低電壓和潛在低電壓問題,戶均容量達2.25千伏安,穩定性和安全性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村里電力足了,沒了后顧之憂,17歲就開始種植西瓜的黃練干勁足了,和人合伙一鼓作氣在這里流轉了200多畝土地,通過科技種植,不僅實現了苗齊、苗壯,成活率也提高了,同時還帶動了一批村民發家致富。 從小盆里撿出西瓜籽,再麻利地種植入土,62歲的村民卓明碧和兩個村民蹲在大棚里,一雙布滿厚繭的手就沒有停息過!昂⒆觽兿矚g生活在城里,我就把全家近5畝地全部租了,每畝地每年租金有600元,一年有3000元左右保底收入!彼贿吀苫,一邊給新電力網算一筆小賬,“自己選擇在村里打工,每天工作八小時收入在50-80元間,一年就算工作6個月,新電力網,還有1萬多元收入! 在幾個村民的家長里短中起身離開,沿著一條灌溉渠前行100米遠,則是一片青菜種植大棚,現場更為熱鬧,只見30多位村民手持菜刀正在地里手起刀落,不停地收割著青菜頭,一旁2米多寬的田坎上,停著一輛三輪車,在眾人勞作的歡聲笑語中,不到10分鐘,砍回來的新鮮蔬菜就能裝滿一大筐,然后被人抬上車整齊地堆在車斗里。 黃練(右一)正在位于墊江縣曹回鎮安山村的蔬菜種植基地勞作。 “根據生產需要,我們把流轉來的土地分割成了幾塊,實現了輪播輪種,眼前種植青菜頭的這片地騰出來后,很快就要把西瓜苗栽植下去。通過合理利用,基地實現了‘冬季種菜頭,春季種秋葵,夏季種西瓜’的良性循環,不僅避免了土地閑置,同時也化解了供需矛盾!睕]隔多久,用來裝菜的這輛三輪車就在馬達聲中滿載而去,望著遠去的車子,黃練補充道,“這批蔬菜主要是批發給附近企業生產榨菜,今年價格一般,但也能賣0.5元一斤! “銷售不完的怎么辦?” “電了足了還怕什么,我們在村里修建有一個小型的凍庫,保鮮幾天完全沒有問題!秉S練的回答脫口而出。 看著忙碌的種植基地,曹回鎮干部譚科感觸頗深,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重慶正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有了電力保駕護航,縣里因地制宜地走差異化發展道路,很多鄉鎮都在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各地陸續出現了“一鎮一品”的繁榮景象。 中午離開安山村,在沿途鄉鎮阡陌縱橫的田野里,車輛一會兒沒入一片櫻花生態園,轉瞬又見大片的魚塘里噴泉上涌,移步換景中,無處不讓人賞心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