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聞網訊(特約通訊員 鐘樺)今年夏季,南充高溫天氣持續,特別是入秋以來,“秋老虎”使盡了“洪荒之力”,南充地區氣溫一路飆升,達到了歷史極值。南充電網自今年入夏以來11次刷新日最大負荷,8月25日13時40分負荷達到164.3萬千瓦,同比增長了26.29%;10次刷新日最大電量,8月24日電量為3160.8萬千瓦時,同比增長了24.88%。如此高溫高負荷下,南充電網多個變電站、多條線路重載運行,全網處于重負荷運行狀態,北部斷面超載持續告急,優質服務壓力日趨增加,南充電網經歷了一場嚴峻的考驗。 堅挺南充電網“脊梁” 8月24日20時42分,南充110千伏白塔輸變電工程全部啟動投產,進入24小時試運行。當天,南充氣溫達39攝氏度,南充公司建設戰線的相關人員不畏酷暑聚集在110千伏白塔變電站為該站投運。 堅強的電網是電力企業為百姓提供優質服務的基礎。“十二五”期間,南充公司與南充市政府達成合作協議,加快堅強智能南充電網建設戰略,建成了220千伏蓬安變電站等7座智能變電站,開啟了南充電網“智能化”時代;投產果州至大方220千伏第二回線路,220千伏南部雙環網的骨干網架格局全面形成,堅挺了南充電網“脊梁”。 2016年上半年,南充公司又快馬加鞭,投運了嘉陵南110千伏輸變電新建等7項35千伏及以上輸變電工程,投運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75.32千米,新增變電容量19.63萬千伏安;完成農網改造投資0.96億元,新建與改造10千伏農網線路68.1千米,低壓線路793.6千米,新增與改造配變163臺,完成55個村的農網改造任務,解決1.1萬戶農村居民低電壓問題。 日益堅強的主網和日漸完善的配網為今年電網在極端天氣下平穩度夏奠定了堅實基礎。 多措并舉科學調度 年初,南充公司根據負荷發展趨勢、南充負荷自然增長和新增負荷投入情況,提前謀劃、多措并舉,按照南充電網150萬千瓦負荷承載能力,積極備戰迎峰度夏各項工作,將負荷分解至每站、每線,并修編完成一站一線事故處理預案;修訂了迎峰度夏配網典型運行方式,調整城區配網負荷,對10千伏線路進行實測、改接,均衡分配負荷,確保各10千伏線路“輕裝”上陣;對可能出現主變壓器重載或滿載變電站等進行調整發電廠發出電力、負荷轉移等,最大限度地挖掘電網現有潛力;同時強化實戰演練,參加了模擬高溫情況下出現惡劣天氣,導致電網異常為背景的2016年四川電網聯合反事故演習和2016年南充電網迎峰度夏反事故演練。 迎峰度夏期間,調控中心工作人員主動放棄休假時間,加強24小時值班,不間斷接打電話、作記錄;嚴密監控電網安全,從容應對、科學調度,及時調整負荷。僅8月16日至25日高溫天氣期間,調度下達調整負荷指令累計達223次,確保了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安全衛士”日夜守衛 8月23日上午,南充地區室外溫度接近40攝氏度,被喻為地底“小黃人”的國網南充供電公司輸電電纜巡檢小組對110千伏河東變電站1800米長、容納6回共12000余米110千伏輸電電纜的隧道進行通道巡視、紅外測溫、接地環流檢測、通道清理排水等巡檢工作。 像“小黃人”一樣,這樣默默守衛電網的“安全衛士”還有很多。他們對輸、變、配設備進行特殊巡視,在高溫高負荷時段對變電站變壓器等主設備進行紅外測溫、對重載老舊設備進行負荷測試等,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和缺陷及時整改。 8月24日中午12時,110千伏北湖站110千伏分段150開關、荊湖線152開關操作機構液壓缸底部正常打壓時突然發生液壓油大量滲漏,液壓機構壓力迅速降為零,開關已失去分合閘功能,嚴重危及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發現這一險情后,南充公司立即組織變電檢修室人員查看現場、制定搶修方案。從19時30開始一直持續到25日凌晨2時,更換了所有破損密封膠墊,順利完成了這次搶修任務。 像這樣的連夜搶修、零點搶修,在迎峰度夏期間已是家常便飯。截至8月底,今年迎峰度夏期間,電網“安全衛士”對南充電網輸變電設備進行特殊巡視近700次,處理隱患和缺陷共95處。 “電網汗子”掀搶修熱 想問今年有多熱?網上有這樣的回答。“如果有人去街上走五分鐘,請叫他‘汗子’。”“我的命是空調給的。”但空調的正常運轉和百姓的正常用電,離不開“電網汗子”的穿街過巷、日夜奔波。“電網汗子”在搶修現場,豆大的汗珠一直往外冒個不停,順著帽沿、衣角往下滴,他們衣服和鞋襪從早上出來到晚上歸家不知要濕透多少次。 今年夏季由于高溫高負荷影響,配網故障報修大幅增加,在8月16日—8月25日迎峰度夏關鍵時期,南充公司配搶班工單數量共4073份,同比增加了127.40%;日均工單407起,其中8月20單日工單量達513起。南充公司堅持搶修人員24小時值守,哪里有故障,就奔赴哪里,掀起了一場場搶修“熱”。 “喂,你好,我是南充供電公司的搶修人員,請問你家用電有什么問題嗎?”8月24日16時10分,南充公司順慶區搶修二隊董國和在行進路上致電錦繡北湖報修客戶萬公平,了解停電情況。董國和和同組的楊凡已經記不清這是當天的多少起故障了。他說從8月16日以來,搶修二隊平均第天的搶修都上百次。而搶修人員只有二組,由于迎峰度夏關鍵時期,晚高峰時間增加了一組搶修人員。但盡管這樣,他們的狀態依然是“連軸轉”“不停歇”。他們為了千家萬戶的清涼,他們不是在搶修,就是在去搶修的路上,但他們“已經習慣了”。董國和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