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漢中市西鄉縣峽口鎮的文溪村,以前鮮為人知,現在卻熱鬧起來。 1月20日,天氣雖然寒冷,但在西鄉縣人大常委會幫扶文溪村建立的朱q觀測點上,依然一片熱鬧。成群的朱q時而上下翻飛、姿態輕盈,時而嬉戲河灘、翩翩起舞…… 這樣的情景,現在經常在文溪村上演。來自省內外的攝影愛好者經常早早就來到這里,“搶占”有利位置,架起“長槍短炮”,拍攝美麗的朱q。 一幅幅美麗鄉村畫卷背后,離不開西鄉縣人大常委會的不懈幫扶。 自2013年以來,在西鄉縣人大常委會的幫扶下,文溪村堅持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將茶葉產業作為村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先后新建、低改茶園1600余畝。 有了西鄉縣人大常委會“牽線搭橋”,文溪村引進了兩家茶葉加工龍頭企業,以“公司+農戶”的模式,告別了以前茶農“單打獨斗”“提籃小賣”的傳統經營方式,先后帶動317戶茶農增收致富,實現了文溪增綠、農民增收的雙贏局面。 在發展綠色產業的同時,西鄉縣人大常委會以村莊綠化、凈化、亮化、美化為重點,全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旨在把文溪村打造成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 讓貧困群眾“變身”生態護林員,實現了保護生態環境和群眾增收的雙贏;組織群眾修建聯戶路3公里、修筑茶園觀光步道2.5公里、綠化道路3.5公里,村里的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改善;幫助村民改造廚房、廁所、圈舍,硬化場院,讓大家住得舒服、住得安心……文溪村從“小切口”入手,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大問題”,為群眾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天藍了,新電力網,山青了,水綠了。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來朱q在這里繁衍生息。 “最多的時候,白天有100多只朱q在河邊覓食嬉戲!痹谖南甯浇R營電站工作的王福元告訴新電力網,2021年下半年,自西鄉縣人大常委會在文溪村修建朱q觀測點后,吸引了大量省內外游客來此觀光旅游、拍照留念。 環境變美,間接催生了文溪村的“美麗經濟”。憑借敏銳的“嗅覺”,周邊村民紛紛打出了“旅游牌”,不斷探索集吃、住、游為一體的“一條龍”服務。 王明萬是個地道的莊稼人,家里祖祖輩輩都生活在文溪村。以前,一家人守著幾畝薄地,日子過得雖算不上緊巴,可一年年下來,也沒攢下幾個錢。2021年,在西鄉縣人大常委會工作人員王小民的幫助下,王明萬辦起了農家樂“朱q之家”,為游客提供停車、住宿、吃飯、接送等服務,日子越過越紅火。新電力網了解到,如今,旅游業已成為文溪村實現綠色發展的新動能,帶動了一大批像王明萬一樣的村民增收致富。 山水環繞,茶涌綠波。在西鄉縣人大常委會的幫扶下,文溪村堅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靶向發力,走出了一條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綠色發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