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國民經濟和社會 目 錄 第一章 我們所處的全新發展階段 第一節 過去五年的發展成果 第二節 未來五年的發展環境 第二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美好愿景 第一節 指導思想 第二節 發展目標 第三章 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新突破 第一節 全面升級煙臺制造 第二節 繁榮突破煙臺服務 第三節 提升發展現代農業 第四節 打造海洋產業高地 第四章 轉入創新驅動發展新軌道 第一節 推進科技創新 第二節 推進商業模式創新 第三節 推進金融創新 第四節 廣聚創新創業人才 第五章 構建城鄉統籌發展新格局 第一節 提升市區同城融合水平 第二節 突破中心城區重點板塊 第三節 壯大縣域中心城市 第四節 打造特色城鎮和富美鄉村 第五節 科學引導空間開發秩序 第六章 筑牢基礎設施新支撐 第一節 建設綜合立體交通體系 第二節 全面提升城鄉信息化水平 第三節 構建新型能源供應體系 第四節 完善供水供熱供氣網絡 第七章 再造開放引領發展新優勢 第一節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第二節 建設“一帶一路”陸海雙向開放樞紐 第三節 建設中韓(煙臺)產業園 第四節 推進多層次國內經濟合作 第八章 培育現代文化新風貌 第一節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第二節 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第三節 推動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第九章 共建生態文明新家園 第一節 創天藍水清環境 第二節 走綠色低碳道路 第三節 建生態文明制度 第十章 共享幸福美好新生活 第一節 公平充分的就業機會 第二節 可靠全面的社會保障 第三節 公平普惠的教育體系 第四節 優質便捷的健康服務 第五節 平安和諧的社會環境 第十一章 釋放全面深化改革新紅利 第一節 構筑現代市場體系 第二節 建設陽光高效政府 第三節 提高社會治理水平 第十二章 全面提升規劃實施成效 “十三五”時期(2016—2020年),是我國順利完成“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并以嶄新面貌向第二個百年目標邁進的重要歷史時期,是我市在推動科學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在前列的關鍵時期。煙臺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主要闡明全市未來五年發展戰略,明確改革發展方向,引導市場主體行為,凝聚社會共識,是全市人民為之共同奮斗的行動綱領。 第一章 我們所處的全新發展階段 第一節 過去五年的發展成果 “十二五”以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和國內外發展環境的深刻變化,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牢牢把握發展大勢,穩妥應對動力轉換和發展轉型帶來的壓力挑戰,較好完成了“十二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經濟社會持續穩步健康發展。 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全市經濟發展實現“三個跨越”:生產總值跨越5000、6000億元臺階,2016年達到6446.1億元,年均增長1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跨越300、400、500億元臺階,達到542.7億元,年均增長17.9%;人均生產總值跨越1萬美元臺階,達到1.5萬美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分別增長18.5%和13.9%?h域實力不斷提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過30億元的縣市區達到8個,比“十一五”末增加6個。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城市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 轉型升級成效明顯。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三次產業結構由“十一五”末的7.7:58.9:33.4調整為6.8:51.6:41.6,是全市服務業比重提升最快時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5351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41.1%,比“十一五”末提高4.4個百分點,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持續壯大。糧食生產實現“十三連豐”,農業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建設成效顯著。創新驅動步伐加快,研發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83%,累計獲得省以上科學技術獎210項,創客空間、金融超市等特色創新平臺建設取得實效。質量效益明顯提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8.4%,稅收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達到81.2%,分別比“十一五”末提高3個和5.4個百分點。 區域板塊加速崛起。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戰略深入推進,形成“一極領先、多極崛起”重點區域發展格局。東部海洋經濟新區,納入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和全省藍色經濟“四區三園”范圍,國內首家省級海洋產權交易平臺建成運營。西部萊州臨港產業區,生物育種產業園入圍全省藍黃“兩區”首批特色產業園,“黃區”發展績效考核位居全省首位。北部龍口灣高端制造業聚集區,龍口灣人工島群主體完工,招遠濱?萍紙@區加速推進,蓬萊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晉升為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南部丁字灣集中集約用海區域,海陽旅游度假區成為首批國家級旅游度假區,萊陽南海新區建成區面積達到12平方公里。長島休閑度假島,人均旅游收入上升到全國12個海島縣首位。 改革開放深層次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扎實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公布市級政府部門權力清單,市級行政審批事項精簡49.8%、行政權力事項壓減48.7%。國企改革和國有資產監管邁出新步伐,市管企業資產突破千億。實施“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全市各類市場主體總量達到56.3萬戶。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全面落實“營改增”等政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基本完成?缇迟Q易電子商務服務、藍色經濟創新型特色園區建設等一批國家級、省級改革試點進展順利。對外開放縱深推進,國際化水平持續提升。五年累計實際使用外資80.5億美元,新增世界500強投資企業15家。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五年累計境外投資28億美元。2016年完成進出口493.9億美元,出口280.5億美元。中韓(煙臺)產業園成為中韓自貿協定框架下中韓兩國共建的產業園區。 城鎮建設水平顯著提升。功能區帶動型城鄉一體化發展取得成效,城鎮化率達到60.4%,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中心城區載體功能逐步完善,建成區面積擴展到316平方公里。龍口入選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高新區成為全國首批中德低碳試點示范城市,萊州沙河、棲霞桃村等15個鎮列入全國重點鎮。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青煙威榮城際鐵路通車,龍煙鐵路加快推進,城市軌道交通項目正式啟動。煙臺蓬萊國際機場通航,躋身全省三大干線機場。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3.3億噸,煙臺港西港區、龍口港區、萊州港區等建設步伐加快,集疏運體系基本建成。公路通車里程1.88萬公里,現代化公路網初步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