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肩上越是沉重,信念越是巍峨;也許我們歌唱太陽,也被太陽歌唱著……” ——題記 長 河 如 歌 中電新聞網通訊員 郭文英 8月31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對2018年全區定點幫扶工作進行通報,國網寧夏電力公司的扶貧工作再次受到表揚。其中特別提出“寧夏電力公司2018年為紅寺堡區紅寺堡鎮團結村投入43.6萬元,扶持貧困戶種植甘草、解決養殖戶的用電問題! 1972年,聽說寧夏西海固人民還在干旱和貧窮中煎熬后,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流淚說:“西海固人民還在受苦,我當總理的有責任呀!”。1982年,中央實施“三西”(寧夏西海固、甘肅河西走廊、定西)扶貧攻堅工程,拉開了中國最大規模扶貧開發的序幕,當年寧夏貧困人口年收入僅有44元。經過30余年努力,貧困地區人均純收入已達5247元,收入提高119倍,貧困離寧夏漸行漸遠……這些成績離不開公司的無私奉獻。 “情系西海固,扶貧暖人心!钡靥帉幭闹心喜可絽^的西海固,是黃土丘陵區的西吉、海原、同心等國家級貧困縣的統稱。由于這里山大溝深、氣候干旱、自然條件惡劣,被聯合國確定為不適宜人類生存地區。從1982年開始,自治區黨委安排區直機關、大中型企業等單位對西海固等中南部縣區進行扶貧。公司不辱使命,自此踏上了長達30多年的扶貧之路,新電力網,一直保持著“寧夏回族自治區扶貧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并多次受到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通報表揚。 助貧困群眾拾階而上 在30多年的漫漫扶貧之路上,公司及廣大員工為貧困山區人民群眾早日脫貧致富做出了積極努力。通過對現存資料的不完全統計和梳理,僅從1995年到2013年,該公司及員工捐助扶貧事業的資金和物質達1500余萬元,直接參與扶貧的黨員干部達200多人,派出的扶貧支教人員就有43人,為扶貧點興修水利、發展產業、捐資助學等,使扶貧點的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 還記得,在貧瘠的西海固地區,海原縣李旺鎮上川村和北梁村的那106戶鄉親。扶貧人員背著鍋、扛著糧進駐了李旺鎮的兩個村。清晨6:00的第一縷曙光催醒了扶貧隊員,“上工嘍!”那一聲嘹亮的號子,振奮了整個大地。正午毒毒的大太陽,曬烤著在桿上一站幾個小時的施工隊員們原本白皙的面容。鄉親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一聲聲地喚著:“娃兒,下來喝口水,吃個西瓜吧!”而隊員們舔著干裂的嘴唇,一聲聲回應:“不渴,你們快留著自己用吧!西瓜長成了賣錢呀!”回頭卻蹲在儲雨的窯邊,手捧著藏了一年的雨水喝。 據統計,公司先后為定點幫扶的海原縣李旺鎮上川村和北梁村修建水池120個、沼氣池120個,解決了人畜飲水和農業用水困難;建立了養殖專業合作社,擴大畜牧業規模,實現種植業和畜牧業互助發展;引導村民樹立“脫貧靠自己”的思想,4年間共組織兩個村輸出勞務人員1653人次;協助兩個村建立了村委會議決策程序、村務公開等制度,實現了村級領導班子規范化管理;為村黨支部和村委會配備辦公設施,使黨員群眾有了議事場所和活動中心。2010年,北梁村人均收入達到了2000元,從原來全鎮的“后進村”變成了“先進村”,村支部被海原縣命名為“五個好”黨支部。 村民劉斌說:“摩托車、農用車、現代電器家家都置辦全了!惫就ㄟ^黨員繳納特殊黨費、職工自愿捐款等形式籌集扶貧資金,自2011年起,三年內幫助同心縣新園村發展設施拱棚1300座,肉牛和灘羊養殖6600頭(只),建設100畝圓棗集體經濟林,解決3000人次的農民工就業,對該村在人、財、物和技術、信息、管理等方面予以全面幫扶,以從根本上提高該村自我發展能力,幫助貧困人口快速脫貧致富。 捐贈助學托起希望的太陽 2011年4月,自治區將同心縣下馬關鎮新園村確定為公司的對口幫扶村,要求選派專人參與定點扶貧。寧夏公司黨政負責人當即表示:一定要盡最大努力完成工作,向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全區人民交出滿意答卷。 隨后,由公司紀委書記靳昶任組長的扶貧工作隊迅速成立,于接到通知的第二天向同心縣委縣政府報到,先后多次深入新園村調研。 “扶貧要從教育抓起,教育得從娃娃抓起。扶貧關鍵是要增強自身造血功能!痹谛聢@村學校,靳昶一行看到教育基礎設施比較簡陋,只有簡易的泥土平地作為操場,沒有籃球場,也沒有圖書室和閱覽室。500余人學生、12個教學班卻只有10名教職員工,學校師資力量匱乏。他表示將把這些情況帶回公司,研究后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想方設法開展幫扶工作。 當了解到新園村小學的辦學困難時,該公司將改善落后辦學條件列為此次扶貧幫困的第一項內容,發動機關300多名干部職工向新園小學捐助愛心圖書,在不到兩天的時間內,共收到職工捐獻的各類兒童讀物、課外圖書3000冊,同時還多方籌集資金,為該小學500多名孩子捐贈了一批教學急需的課桌凳和辦公文件柜。 2011年11月11日,同心縣新園小學的一間教室里,不時傳出陣陣驚嘆聲,支教老師楊鑫正在給學生演示計算機的神奇功能,精彩的動畫令學生目不轉睛。公司在扶貧工作中始終把扶助當地教育事業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不斷加大對扶貧點小學幫扶力度。該公司先后給扶貧點選派了支教老師、捐書、送桌凳、電腦等,受到自治區黨委的通報表揚和當地村民的贊譽。 翻開扶貧檔案,先后涌現出了在生命彌留之際仍帶病工作的許留獅、優秀支教教師胡君、青年骨干楊鑫及17年如一日扎根扶貧第一線的李林生,他們翻山越嶺、走村串戶、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為貧窮偏遠山村點亮希望之燈。 紅寺堡區團結村是紅寺堡唯一的純回族村,紅興小學是該公司幫扶的團結村中一所完全小學,現有學生200余名。寧夏公司投資10萬元首先在該小學建立了“公司愛心希望圖書室”樣板,在圖書配置上,緊密結合小學生能力水平和需求,綜合考慮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權威性,從教育部及各省教育主管部門推薦的小學生課外閱讀書目中精選圖書1000種,每種圖書配2套,共采購圖書6000余冊;在家具配置上,購置了開放式鋼制書架、閱讀臺,配置了管理計算機、激光打印機、管理工作臺等。這也是該公司大力弘揚企業精神、模范踐行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 “電力公司的慷慨解囊,極大地改善了我們的辦學條件,為山區的小學教育送來了新的希望,我代表全村的鄉親感謝你們!痹撔PiL馬海珍激動不已。 把實事辦到農民心坎上 9月22日,走進團結村,我們看到了路邊12000平方米、12棟磚木結構的全封閉集中養殖小區,村莊路面寬敞,房舍整齊、漂亮,村民們的精神飽滿,提起公司對他們的幫助,個個都是贊不絕口。 |